数学向来是高考所有科目中,最能拉开分数档次的。好学生可能会达到140多分,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只有40多分。能不能考上双一流,关键要看数学能考多少分。
今年高考前一月左右,网传北大数学院扫地僧韦东奕向学校请假一个月,大家都猜测可能是要参与高考命题。
按照高考大年和高考小年交替出现的规律来看,大概率今年考试题目可能会与22年差不多,考生们也是如临大敌,生怕交白卷。不过目前看来,并没有大规模出现考生在考场里被难哭的场面,看来难度还是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之内。
“韦神,高考数学题是不是你出的?”多地考生反映难度比想象中小
要知道高考试题难度大,会体现在每一个科目上,不会在某个学科上难度突然增加。比如2022年高考语文难度就不小,多个地区的作文题都让考生无从下手,比如围棋三手,就让很多不懂围棋考生摸不到头脑。果然下午数学题难度,就让考生彻底崩溃了。
今年高考语文难度并不大,作文题比去年还要简单一些。只要平时稍加关心时事新闻,保证不跑题、卷面工整都能拿到不错的分数。这也是高考把语文放在第一个科目的原因,学生考完也不清楚自己能考多少分,至少在心态上不会影响下一个科目。
上午考试结束后,考生心态还比较平稳,反而是22届考生有些失望。全国甲卷和乙卷合并,陕西、四川、青海、内蒙等没有实施新高考的省份都采用的是难度偏低的甲卷,这也导致今年高考数学结束后,大部分考生还是笑着走出考场的。
各地媒体随机采访了部分高考生,大家普遍反应难度适中,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出题人很有水平,计算量有点多,考生甚至开始怀疑今年到底是不是韦神出的题。不过也有部分考生觉得难度很大,大概也与考生的数学基础有很大关系。
2024高考数学难不难?题量少了题型更灵活了
高考数学难或不难,取决于考生的主观判断,如同小马过河,不可一概而论,可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。不过能确定的是,今年韦东奕并未参加任何地区的高考命题工作。有北大学生反映,这段时间韦神频繁出现在校园中,关于高考命题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。
考试院也对今年高考命题难度给出解释,以新课标为例,命题风格最大的变化就是题量减少了,学生不用再为答不完卷而分心,专注思考,更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。
全新的试卷结构,调整了题目的顺序,打破学生的应试套路,多选题的赋分方式也有了新调整。有效防止学生靠题海战术押题取得高分的情况,真正测试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,以及数学素养。打破过往为了提高成绩,让学生超纲学习、超量学习的弊端。
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,可能没看到做过的原题就觉得题目难度大,实际上题目难度大不大,只是学生没有解题能力而已。22年高考数学之所以给考生留下阴影,是因为课改第一年没有心理准备,随后各学校调整备考方案,考生自然也就能逐渐适应了。
过来人表示,考试后别着急对题,把注意力放在下一科上
笔者粗略在各大软件上看了一下考生的考后心得,可谓是五花八门,还有很多考生在网上对答案。大家的选择题答案也是有较大出入,导致考生原本还比较乐观的心态,瞬间消极了。
过来人表示,在所有科目没有完全结束前,考生不要对答案。毕竟跟你对答案的同学,即使平时成绩再高,高考答案也不是100%正确的。再加上网络上的信息鱼目混珠,考生不要因为一份错误答案而自乱阵脚。
有些本身成绩很好的学生,由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苛,出考场后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,一副凡尔赛的样子,实际上高考成绩可能比想象中高多了。还有些考生平时成绩并不太理想,对自身实力也没有清晰的认知甚至是盲目自信,这类考生可能觉得自己“稳了”,过于自信的样子,反而会让其他考生自惭形秽。
由此可见,在官方发布参考答案之前,考生不要轻信任何人,更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对答案。还不如抓紧时间休息调整状态,为下一个科目做准备。把每一科都当成第一科来对待,不受外界环境影响,走好高考的每一步。
今日话题:大家觉得今年高考数学题出得怎么样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分享和收藏!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